cubeRandom
block
cubeStop
showBars
地址:深圳市龙岗区新生工业园龙凤路25号
联系电话:0755-85200091
13590102163(张总)
传真:0755-28739067
邮箱:652487438@qq.com
业务QQ:652487438 800083935
发布时间:2014-12-26
能看能摸,是城市雕塑的共性。
华尔街:大铜牛头被人们摸得发亮
在美国纽约华尔街上,大铜牛总是被民众亲近,无论何种肤色、何种民族,大家都愿意靠着大铜牛、甚至骑着大铜牛拍照留念。当地没有谁来追究,牛头因为被人抚摸太多,黄灿灿,亮晃晃,和牛身颜色已经不一致。有一年冬天,纽约市民甚至给大铜牛“穿”上了温暖的彩色毛衣。
芝加哥:“毕加索”经常被戴帽子
在芝加哥戴利广场,有一座艺术大师毕加索创作的著名金属雕塑,名字就叫“毕加索”。自1967年8月落成至今,雕塑所在的戴利广场已成为芝加哥人熟知的聚会地点,这里经常有音乐表演、农产品集市和其他活动举行。芝加哥人还经常因不同的假日、纪念日和体育活动而为雕塑戴上一顶相应主题的大帽子。它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芝加哥城市象征和著名地标之一,人们可从中充分了解并感受这座城市的性格、历史与文化。
王府井:“拉洋车”就是要让人坐
在北京王府井大街,《理发》、《单弦》、《拉洋车》是以清末民初时期东安市场商贩云集的老照片为原型创作的,具有极强的历史感与互动性,是这条大街上最受欢迎的雕塑。
北京媒体曾经报道,这几件雕塑在最初安装时,内部讨论中争议很大。争论的焦点是要给它们做多大的台座,因为在这之前的雕塑一般都会加个台座以保护雕塑,也提示游人不要踏上去。最后,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于化云坚持取消台座,因为“这些雕塑做的就是生活中的一瞬间,你把黄包车架在台座上,让人怎么坐?”
还有人提议,在雕塑四周圈起一条软链,于化云也不认同,他不希望割裂民众与公共艺术品之间的距离,“后来我承诺,一年之内坏多少次我修多少次。”
没有台座、围栏的雕塑一经问世,就得到好评。铜雕《拉洋车》落成第一年,游人还得排队才能登上车照相,结果一年内就修缮了7次。尽管如此,北京王府仍坚持不为雕塑安装栅栏或软链。
长沙城:曾经的围栏被拆除了
在湖南长沙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,平均每隔80米就坐落着一尊“老长沙”主题铜像,《童趣》、《纳凉》、《卖臭豆腐》等,诉说着老长沙的故事。
长沙媒体介绍,雕塑落成后,管理者一度曾用围栏将雕塑“保护”起来,这一举动在业内人士看来并不合适,后来围栏就被拆除了。湘籍雕塑家雷宜锌解释:“雕塑是永恒的艺术,也是触摸的艺术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盲人也可以用他们的双手感受雕塑的美。光是看和摸,它基本不会坏。”
虽然频繁的掰、敲等行为,也造成过老长沙雕塑局部损伤甚至断裂,但雷宜锌仍非常乐观:“市民喜欢就让他们去摸吧!现在市民整体素质也在提高,大家都知道破坏是不对的。”